然而祸不单行,在保留的53个煤矿中,仍然有20多个没有恢复正常生产。
通过煤炭的分级转化、清洁利用,一个经济、节约、清洁、安全的绿色动力体系将合理构建,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的美丽中国指日可待。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能源,其开采与使用具有不可逆性。
在这种形势下,减少煤炭消费,意味着从需求端降低煤炭在整体能源结构中的比重。全国人大代表、辽宁大学法学院院长杨松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,近20年来,我国煤炭清洁燃烧、煤制油、煤制气等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,尤其是以清洁煤炭为燃料的工业锅炉的燃烧效率达到99%,锅炉热效率突破92%,锅炉烟气的氮氧化物原始排放浓度值已经低于100毫克/立方米,各项指标已相当于天然气燃烧指标。其中,煤炭能源占整个化石能源的57.9%。对于煤炭行业而言,调整能源结构,减少煤炭消费,是一记警钟,提醒煤炭行业在绿色安全清洁高效发展的道路上要拽开步子,再努力些。减少煤炭消费,增加清洁能源使用,其中不可忽略以煤炭为原料的清洁能源。
组建能为煤炭行业所用的高端人才队伍。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是否被唱衰?笔者认为,面对这个问题,我们应科学理解减少煤炭消费。让人颇有些意外的是,带队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。
当时我抱有科学救国的思想,也很喜欢学习深造,就说服父亲,让我考一所奖学金高的大学,那样就不需要家里负担我的费用了。从此,缺水和高寒地区及遇水易泥化的煤炭分选有了高效的选煤方法,为洁净煤技术中煤的加工和利用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,从而使煤这种古老的能源焕发新的生机。1958年,陈清如被公派前往莫斯科矿业学院学习。煤炭在形成过程中就混入了各种矿物杂质,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混入岩石和其他杂质。
他就是中国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陈清如,在业界,他还有一个响亮的称号干法选煤之父。这时,一个大问题开始浮现在他的脑海里。
为剔除煤炭中的灰、硫等杂质,就要对煤炭进行分选加工,这个分选加工过程就是选煤。有人说:美国、加拿大等国家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开始研究,还一直停留在实验室阶段,国外多年都没有搞出来的技术,我们怎么能搞成?陈清如这样回答: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笨,就算外国人搞不成,我们也一定要搞成。国际选煤会议主席、美国能源部匹兹堡能源研究中心选煤部主任德布洛克表示,美国将采用由中国矿业大学提供的干法选煤技术和设备,来开发美国西部缺水地区的煤炭。当时从徐州到七台河需要38个小时,中途还要转一次车。
然而,这一想法却遭到了不少质疑。当时,湿法选煤技术已有200多年的应用历史,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选煤技术。然而,在工程技术领域,成果要转化为大型的工业化应用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学校领导去医院看望他时,他提了两条意见:如果癌细胞还没有扩散,就尽快手术。
1984年,陈清如率先提出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。1990年底,正当干法选煤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时,病魔却悄悄地降临了。
陈清如的学生、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赵跃民说。因此选煤厂往往直接被称作洗煤厂。
于是他暗下决心:中国一定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选煤之路。立地,就要结合行业和产业需求,解决我们国家的重大问题。身患癌症、动过大手术,仍要求出院继续工作七台河冬天的气温有零下30多摄氏度,南方人一般受不了,年过六旬的陈清如却像个年轻人一样,在厂房里爬上爬下。12月18日,陈清如突然便血,后被诊断为肾癌。左肾切除手术后20天,病情刚刚稳定,陈清如就坚决要求出院,没休息几天就坐火车赶往七台河。一定要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选煤之路1978年3月,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。
陈清如由于长期熬夜工作,生活不规律,身体日渐衰弱。为了结合现场实际开展研究,陈清如每年都要奔波于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等地,去的煤矿一般都在距离城市几十里、几百里的地方,转车换车是家常便饭,有时还要步行数公里才能到达。
没人会想到,他前不久刚刚做过癌症手术1942年,陈清如加入进步组织洪流社,积极参加沦陷区学生的救亡活动。
1948年,陈清如报考唐山工学院采矿工程系。学校领导去医院看望他时,他提了两条意见:如果癌细胞还没有扩散,就尽快手术。
因此选煤厂往往直接被称作洗煤厂。立地,就要结合行业和产业需求,解决我们国家的重大问题。这一工程科技项目的研究成功,在世界选煤界引起了轰动。选煤能够把煤炭按质量分成各种产品,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,提高利用率。
1958年,陈清如被公派前往莫斯科矿业学院学习。随着研究重新步入正轨,他对各种煤炭性能、种类、特点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。
回国后,他组织建成了应用放射性同位素选煤基础理论和测控技术实验室。为解决难选煤的分选问题,1964年,作为技术负责人的陈清如,全过程指导、参与了我国第一座用重介质旋流器处理末煤选煤厂的建设。
12月18日,陈清如突然便血,后被诊断为肾癌。煤炭在形成过程中就混入了各种矿物杂质,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混入岩石和其他杂质。
身患癌症、动过大手术,仍要求出院继续工作七台河冬天的气温有零下30多摄氏度,南方人一般受不了,年过六旬的陈清如却像个年轻人一样,在厂房里爬上爬下。同年,他还指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,从而解决了选煤用跳汰机的大型化问题。这时,一个大问题开始浮现在他的脑海里。为剔除煤炭中的灰、硫等杂质,就要对煤炭进行分选加工,这个分选加工过程就是选煤。
煤炭为什么要分选?这要从煤炭的形成和开采说起。陈清如的学生、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赵跃民说。
1952年,陈清如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,从此开始从事选煤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,做起了这门灰头土脸的大学问。吃饭,路边店的一碗面就能解决。
据悉,该技术已被列入我国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。如果癌细胞已经扩散,就立即出院,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